关闭

欢迎访问南阳文明网

我们的节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们的节日 > 正文

0807

南阳:清明时节 共寄哀思

2024-03-29  南阳文明网

  祭奠、思念、感恩,又到一年清明时。在这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我们怀念亲人、悼念先贤、祭奠英烈,让缅怀先烈、慎终追远、家风传承等家国情怀得以传承。让精神薪火相传,让信仰生生不息,这才是清明节的应有之义。
  3月28日,记者走访不同部门和市民,并到烈士陵园等地探访,感受清明背后所蕴含的民族内涵和文化传承。
  祭英烈缅忠魂 赓续使命传薪火
  虽然清明未到,但位于城北羊山腹地的南阳市烈士陵园早已热闹起来。胸前飘着鲜艳红领巾的学生们来了、祭奠亲人的革命烈属也来了……在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他们肃立默哀,并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寄托对先烈的哀思,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
  当得知由于烈士陵园内有数名无名烈士无后代祭扫时,懂事的孩子们还进行了与无名烈士的认亲活动。他们在无名烈士墓前凝视着碑文,高高举起右手行少先队礼,向无名烈士表达最真诚的敬意。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心中的理想,甘愿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先烈们的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奋发读书。”在烈士陵园,一名小学生激动地说。
  缅怀先烈,寄托哀思。不少市民也选择在网上祭奠革命先辈。“历史记忆历久弥新,向英雄烈士致敬。”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清明节快要来临,他已经在网上敬献了鲜花,缅怀先烈。作为年轻一代,他将从革命先辈身上汲取奋进力量,让英烈精神永续传承。
  “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将每座烈士墓碑擦拭一遍,向每一位烈士敬献一束鲜花,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南阳市烈士陵园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他们在清明节的准备情况,他希望通过本报提醒市民朋友,烈士陵园是庄严肃穆之场所,希望市民文明祭扫、有序参观,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管制械具等危险品及宠物进入园内,衣着不整、醉酒、言行不雅者谢绝参观;未成年人、高龄老人、行动不便等特殊观众须有亲友陪同。
  此外,线下祭扫英烈,将采取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尽可能降低人流密度。个人祭扫活动,可在烈士陵园开放时间进行;团体祭扫活动应提前1个工作日进行预约。市民也可以拨打南阳市烈士陵园值班电话63888101咨询。
  记者从南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3月26日,该局已发布2024年清明祭英烈倡议书,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祭扫,用实际行动告慰先烈,继续传承和发扬先烈们不屈不挠、勇于担当、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另据介绍,我市各县市区烈士陵园开放时间均为7:30至17:30。
  思亲人重孝道 传承家风知奋进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祭祀和追思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用祭祖扫墓等方式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哀思,以及感恩之心,这是中华民族传统孝亲文化的一种载体。
  在紫山陵园,市民陈先生带着家人来祭奠父亲。在父亲墓碑前献上鲜花后,陈先生给孩子讲述先父的一生以及时常挂在嘴边的良好家风。“传承和孝道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祭祀祖先,让晚辈知道家族的历史,明白先辈们的创业不易,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这就是清明祭祖的意义所在。”陈先生告诉记者。
  无独有偶,市民李先生也是一家人一起前来给逝去的长辈祭扫。“在现代社会中,清明节仍然保持着重要地位,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追忆先人、缅怀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和思念之情。”李先生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清明节期间参与文明祭祀活动、文化讲座等传统文化活动,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
  “清明节既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是中国人表达孝道、传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时刻。”南阳唐王府博物馆馆长崔鉴平告诉记者,清明节祭祀和传统家庭教育内容有着很大关系。人们在清明节通过祭祀、扫墓和寻根等活动表达对亲人的思念,讲述和宣扬先辈为社会和家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借以教育子孙,激励后人。“正是这些中华传统美德,为推进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献鲜花植绿树 文明祭祀入人心
  又是一年芳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
  “清明节当天,我们将举行清明共祭寄哀思、文明殡葬树新风集体共祭仪式。”在南阳市民族陵园,相关负责人倡导市民,用“献一束花、读一段祭文、系一张追思卡”等方式来怀念先人,将传统习俗以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告别祭祀陋习,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社会氛围。
  与此同时,该园还根据群众祭祀习俗,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光信箱”等活动,不断丰富清明节内涵,让清明节更“清明”。
  记者通过走访还发现,今年清明节,市民群众纷纷选择绿色、安全、文明的新时代祭扫方式。“鲜花祭奠,更能表达哀思。”市民王先生说,从3年前开始,每年清明节他都会以这样的方式缅怀先人。当谈到现在的鲜花祭祀方式时,他说:“献上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既不污染环境,又文明安全。”新的祭祀方式,并不会减少他对逝去亲人的思念,相反还传递一种文明祭祀的新风尚,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除了鲜花祭祀,还有很多文明的祭祀方式受到市民青睐。市民李女士选择亲手制作手工绢花,她认为手工绢花满含心意,家人在她的带动下,也非常赞同这种绿色祭祀方式。而市民张先生则选择每年在清明节前夕用植树表达哀思,“每年种下一棵树,也是对亲人思念的一种传递”。张先生说,看着亲手种下的树苗茁壮成长,不仅让祭祀过程显得更加庄重,还保护了环境。(南阳晚报记者 于欢 周梦 李金玺 文/图)

责任编辑:胡 仪霖

南阳市文明办 主办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